首页

国产Sm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03:39:21 作者: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浏览量:60378

 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:做到极致是台湾“汉声人”半个多世纪的追求

  中新社记者 刘玥晴

  “大家走到汉声的展台前时,常说‘这些书设计得好漂亮’。其实,美的不只是封面,我们对书的内容也力求做到极致。”

  20日,第三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在北京面向公众开放。北京汉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编辑陈季兰代表台湾汉声出版社,向到场的旧雨新知分享“汉声人”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。

4月20日,台湾汉声出版社在北京参展。图为北京汉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编辑陈季兰向书迷介绍展览。 中新社记者 刘玥晴 摄

  从通过《汉声》杂志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到出版越来越多民间手工艺专著,台湾汉声出版社成立50余年来,一直致力于抢救、保护、记录和传播中华传统民间文化。已在汉声工作18年的陈季兰,对此次参展书籍的设计巧思如数家珍。

  “这本书从封皮就开始‘讲故事’了:采用匣装的方式,封面是如湿泥一般的赭石色,封底是像干泥一样的浅棕色,并模拟捏泥人的手法,按出了‘惠山泥人’四个字。”她手持图书《惠山泥人》娓娓道来,“在读者看到它的第一眼,就能对这项技艺有直观的感受。”

  《惠山泥人》共分三册,介绍了江苏无锡惠山镇泥人的起源和传说,收录了600余件传统泥人作品,细致地呈现当地泥人大师的捏塑过程,并整理总结出“捏塑18法”和“彩绘7法”。

  经陈季兰了解,汉声的采访团队初到惠山时,当地仅剩两人掌握泥人制作技艺。团队一致决定,不仅要记录这项技艺,还要让他们后继有人,传承捏塑和彩绘。待两位师傅开班收徒后,团队还在采访之余帮他们整理了许多资料,“所以完成这套书用了八年时间”。

  书中以3200多张照片,展示了制作24种代表性泥人的一道道工序,还配有文字注记和造型简图。陈季兰曾负责该书的校对。她笑言,“看完这三册后,感觉自己都会做了。”

  除专业性较高的文化类书籍外,汉声还针对儿童出版了《汉声中国童话》《汉声小百科》等读物,用讲故事、猜谜语、做游戏等轻松有趣的形式,加深两岸小朋友对中华文化的了解。“孩子们不应仅听灰姑娘、白雪公主,更要听咱们自己的中华故事。”陈季兰向中新社记者表示。

4月20日,台湾汉声出版社在北京参展。图为部分展出图书。中新社记者 刘玥晴 摄

  由于此次书展较注重图书设计的美感,故汉声还选取了《中国米食》《老月份牌广告画》《蜡染》等出版物参展。“汉声很擅长‘用图像说话’,令人在视觉上产生触动,加之丰富的内容,使读者沉浸其中。”陈季兰说。

  她认为,“做到极致”是“汉声人”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的信念,“要把书做得足够好才会出版,只有这样,才能帮助中华优秀文化留下更深远的印记。”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|江苏扬州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:打造智慧医院服务高地

上游,化屋村。乌江南北两源在这座苗族村寨交汇,浩荡江水、险峻山岭与传统民居融为一体。伴着清凉江风,95后绣娘杨文丽喜笑盈盈,向游客展示苗绣作品。

新疆巴州逾300万亩棉花机械化种植助力棉农节本增效

目前,岢岚非遗工坊以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、市级非遗传承人韦东梅及县级非遗传承人油晋伟等牵头,开展技艺传承和技能培训,现已发展传承人150余人,线上线下培训200多场3000余人次。

包道格:美中之间文化交流潜力巨大

“其实我是受我丈夫的影响才喜欢上冰箱贴的。”沈吉说,同在英国留学的丈夫喜欢收集,从邮票、啤酒瓶盖到冰箱贴,都是他收藏的爱好。

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铸就大国工匠

原文化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、研究员,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以“中国非遗保护传承的政策与实践”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从非遗保护元年(2001年)至今20多年间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,中央民族大学教授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主持人王云霞则以“中国非遗保护传承的法律保障”为题着重阐释了中国非遗保护的法律框架及制度。

热评两会丨新质生产力@所有人 凝聚生活向“新”力

人气旺起来,市场热起来,消费火起来。在金华开发区新农贸市场二楼的百货专区,各式各样的风筝、气球也被摆在了显眼位置。“随着春天的来临,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新农贸采购风筝,抢先体验春的气息,干炒货区的百合、莲子等产品也迎来一波销售热潮。”新农贸市场经理助理俞靖轩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